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服务 > 通知公告

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5-03-07 16:05 浏览次数: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上级团组织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相关要求,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特制定本“青马工程”工作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思想引领,培养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和高尚道德品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学院乃至社会的未来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培养目标

针对人文学院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本方案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以及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青年政治骨干。通过“青马工程”的实施,促使学员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培养对象及选拔条件

(一)培养对象

人文学院各年级全日制优秀本科生,特别是在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公益实践、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

(二)选拔条件

政治思想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对党的创新理论有强烈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品德作风优良,关心集体,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热心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基础扎实,无挂科情况,综合测评名列前茅。

社会工作出色,担任过班级或院系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

四、培养内容及方式

(一)理论学习

组织学员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帮助学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学习沙龙、研讨会等活动,加深理论理解。

(二)红色教育

组织学员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实地学习,开展祭奠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教育。

开展寻访历史见证人、观看优秀典型事迹影像资料等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实践锻炼

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员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施计划

学院举办“人文青马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

)时间安排

“人文青马培训班”计划于每年4-5部分课程与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培训同步开展

)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重点进行理论学习,每月次专题讲座,辅以学习沙龙和研讨会。结合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每学期至少次。

学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鼓励学员参与社区服务、支教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总结与提升,学员需提交个人成长报告,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或团队项目,进行最终考核

同时,所有学员将参加人文学院青年学生综合素能发展基地实训,结业者将同时获得基地实训结业证书。

、培养管理

(一)日常管理

制定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各环节学员管理规定,建立学员档案,记录学习、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

(二)考核评价

考核标准以学员政治表现为第一位要求,综合考虑课程参与程度、实践锻炼效果、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

考核方式突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学员自评互评、班主任评价、联合培养单位评价等环节进行综合赋分。

设定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合格以上准予结业。

(三)淘汰机制

对于在培养过程中违反政治纪律、国家政策、社会公序良俗等行为,或未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学员,坚决予以淘汰。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人文学院“青马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二)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青马工程”经费充足,并合理安排经费使用。

(三)师资保障

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担任讲师,为学员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七、跟踪培养与举荐使用

(一)跟踪培养

学员结业后,设定跟踪培养期,向学员开放各类学习平台,提供继续学习和交流联系的支持和帮助。

(二)举荐使用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学院将积极向党组织推荐入党,并支鼓励其报考选调生等,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20253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