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一把伞,我与母亲共同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朦胧烟雨浮于河上,升腾起袅袅诗意,浸润了岸边的每一处角落,也温和了游人的心。
从初中就开始学习京杭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虽只被用来形容汴渠这一段,但同样可以延展到整条运河。一带奔腾不息而又平静包容的大河在我眼前展现。千千万万条船只曾划过河面,似乎看起来如燕过无痕般已悄然消逝于历史之中,但我想船只的木头香、稻米的清香,布帛的丝香,一点一滴,一丝一缕,早已融入这烟雨,随着雨丝斜入,细细密密,时不时再拜访运河这位老朋友,雨丝落入湖面的细细微波,也许就蕴含着老友重逢的欢欣。 运河自南向北运输柴米油盐,可又自北向南运着些什么,又运了些什么呢?必然有北方话中俏皮的儿化音,随着木船,来到婉转含蓄说着吴糯软语的江南,从此杭州的方言中有了"杭儿风",杭州的美食添了片儿川,陆游于孩儿巷中写下了"小楼一衣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寥寥几句,江南之韵便悠然奏出。
文字:关哲唯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本人 排版:关哲唯 初审:骆舒瑶 终审:姚洲 声明本文的文字与排版均由作者一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