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笑语|散文|春行长生

发布日期:2025-03-31 15:16 浏览次数:

春行长生。

先人们会在春日踏青,就像无数个冠以文化遗产之名的事物一样,它也传承到了我们的手中。江南的三月是坏脾气的少女,正巧那日她心情明朗欢欣,我们就赶紧趁着这个间隙溜出了家门。

城郊清净,天清气爽,刚过了雨又出太阳,气压高,人很舒服。山门前的石阶泛着青灰色,每一级都被岁月磨出了圆润的边角,缝隙里探出几丛倔强的青草。石阶两侧立着斑驳的石灯,灯罩上雕刻的莲花纹样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抬头望去,朱红色的山门匾额上,鎏金大字有些褪色,檐角蹲踞的石兽口中含着生锈的铜铃。

穿过山门,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青铜香炉,三足鼎立的造型稳重如山。炉身布满细密的云雷纹,常年香火熏染处呈现出深沉的紫黑色。此刻炉中虽无明火,但积年的香灰仍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檀香气味,与庭院里古柏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望出去,青石板广场被晨露浸润得发亮,石缝间爬满墨绿色的苔藓。九级台阶通向大殿,每级台阶正中都镶嵌着一块浮雕,莲花、宝瓶、法轮等佛教图案在日晒雨淋中依然清晰可辨。殿门两侧的楹联红漆剥落,露出底下苍老的木纹

一条碎石小径通向僧寮。小径两侧的竹篱笆上攀援着忍冬藤,嫩黄与素白的小花点缀其间。僧房窗棂的宣纸有些泛黄,透过光影能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蒲团与矮几。最末一间禅房外摆着石臼,臼底残留着几片枯荷叶,想必是夏日用来收集露水煮茶的,而放生池水平如镜,池边歪斜着一块被苔藓覆盖的碑石,隐约可见"慈航普渡"四字。池中几尾红鲤缓缓游动,搅碎倒映着的飞檐翘角。池畔一株老梅树枝干虬曲,树皮皲裂如龙鳞,虽未到花期,枝头已缀满青涩的梅子。

大殿内光线幽暗,唯有长明灯在佛前摇曳。三尊鎏金佛像端坐莲台,中间释迦牟尼佛右手施无畏印,金漆有些剥落,露出底下的泥胎。佛前供桌上,铜磬表面氧化出孔雀绿般的锈色,旁边的木鱼被敲击处凹陷发亮,呈现出琥珀色的包浆。此时正巧,僧人们在住持的主导下作仪式,绕着释迦摩尼佛,口念般若波罗密,一圈又一圈,摈弃尘世俗念,提早遁入六道轮回。我立在观光的人群中,黑压压的穹顶向我抛下庄严法相,属于宗教独特的肃穆氛围难得在心中积聚起来。我望着国运牌,它小小的,身上背了十四亿人,轻声问母亲,他们此生既无所求,为何还要日日夜夜在这里跪拜呢?

母亲说,他们在求来世。

我才惊觉,原来在我唯物主义的脑子里,压根没有来世的观念,于是我闭了嘴。

仪式结束,僧人们从大厅的正门走了,警卫拦住游客,那里是空门,俗人不能走。我恍然大悟,原来刚刚身旁的木制门槛就是“空门”,他们从那里走去,就走出了人世。我想所谓极乐真是近啊,这空门真是薄啊,我从这传说中的空门探头出去瞧,看见庙里的簇簇瓦松,从侧边的俗门走出去,瓦松便开始朝我招手。。

 

 

文字:胡笑语

初审:石登贵

终审:姚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