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小茶馆,大社会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老裕泰茶馆的店内和店外,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丰满都依靠了大量的对白来实现,有深意的故事、深厚的台词和演员优秀的演绎造就了这样一部经典。
开篇,古朴的裕泰茶馆在晨光中显现,随着掌柜王利发的一声叹息,故事悄然开篇。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各自的故事在茶桌旁交织呈现。费尽心思“改良”的掌柜王利发,富有正义感却历经坎坷的常四爷,兴办工厂渴望实业救国的秦仲义…
随着时局的动荡加剧,茶馆的规模越来越小,茶客也越来越少,但是“莫谈国事”的标语却越贴越多。字也越来越大。市井之地却尽显人生百态。影片最后一场的“祭奠戏”,是全片的经典,但同时也使全片最压抑、最痛苦的地方,王掌柜三人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刻,仰头将一把纸钱撒到天上,再低头道声再见,戏亦落幕。悲剧色彩的结尾更加能警醒世人,因为只有书写疾病,剖析疾病,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别人看,才有疗救的可能。一座小小的茶馆,确实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历程。动荡时局下,小人物的悲哀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沧桑。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时代的每个重要节点上,迎接老百姓的,或是安稳生活里的宁静,或是切入肌肤的哀伤,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兵戎相见,改朝换代,江山易主,谁主沉浮?承担这一切后果的,是老百姓,是真真切切努力生活着的“人”。
“让咱们祭奠祭奠咱们自己,您把那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文字:章文艺
初审:石登贵
终审: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