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轮回
一读《百年孤独》有感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这是对布恩迪亚家族的真实写照。
布恩迪亚家族生活在马孔多一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这里的开拓者,也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创始人。然而,马孔多四面环海,便注定了这里将成为孤独的发源地。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免会因为重复的人名而感到混乱,但这一个又一个姓名,标志着布恩迪亚家族孤独命运的一次又一次重演。他们的命运似乎冥冥之中都在走向孤独的结局。而命运重演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在于教育。在教育孩子时,他们会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过度的压力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又一次次的重蹈覆辙。同时,在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总是缺失了“父亲”的扮演者,在家里忙碌的总是女人们。 布恩迪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断扩大的餐桌与房子昭示着这一点,按理来说这本该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家庭。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乌苏尔拉失明了几十年却不曾有人发现,费尔南达终日操劳却不曾换来他人的一句关心,他们似乎一直生活在一起,又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
真正的孤独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无人理解,而当他们倾诉时便被定义为“疯子”。
这个家族的孤独也在于反抗时无人支持。反抗可以是在家庭里的:费尔南达长达几天的倾诉但不曾有人转变态度;反抗也可以是在战争中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不满压迫想要再次发起战争,可是就连昔日的好友也不曾支持他的做法;更可以是对公认的“历史”的质疑: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作为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当他将真相公知于众却无人相信,便在孤独与痛苦中度过了一生。
遗忘,是孤独的终点。布恩迪亚家族本是马孔多的开辟者,但在百年后这个家族却好像不曾来到过这里,百年间,暴雨与失眠症曾席卷马孔多,却不曾击垮这个年轻的城市,但被遗忘还是宿命般的来临。
在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例如随处可见的苔藓,满屋令人恐惧的虫子,阴暗潮湿的雨季,破败不堪的房屋,渲染了孤独寂寞的氛围,使布恩迪亚家族生活的地方看起来就像许久无人到来一般,对孤独的描写有了更为生动的刻画。
在故事的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事实上这本书是在拉美历史上加以创作的。这个家族经历过许多黑暗的时光,这既是作者对这些历史的反思,更是对未来不再有人重蹈覆撤的憧憬。布恩迪亚家族的结局一开始便被记录在了羊皮卷上,拉丁美洲的历史悲剧从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的一天便已注定,马孔多即使会被遗忘,但历史带来的创伤是无法被抹平的。
孤独或许真的会像作者想表达的那样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但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打破孤独的魔咒,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文字:闵蔓萁
初审:石登贵
终审: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