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喜晴
(一)
老实说,咬开蛋饺的那一瞬间,我差点就哭出来了。
难以理解的咸在齿间炸开,接着,甜腻袭来,滚滚而去,夹带着外头接近40度的高温,一齐冲击着我的大脑。
该怎么形容我此刻的感受呢?作为一个来自东北的纯正北方人,我只能说四个字:我不理解。
食堂里人头攒动。我扭过头,愣愣地望向食堂门口。骄阳似火,明晃晃的,万物都在被阳光炙烤着,一切的一切仿佛就要消散在这光景里了。
我突然想到和妈妈在学校门口分别的那一天,太阳也是如此歇斯底里地惩罚万物。妈妈不放心我独自一人跨越数千里,从辽宁到浙江,坚持陪我到学校报到。妈妈的腿伤甚至还没好利索。本以为妈妈会替我打点好一切,谁曾想,这一路上,一直都是我在照顾妈妈。妈妈习惯的是那座养育我十八年的东北小城,面对杭州这座数字化城市,她不了解,也不适应,她只会一手握着手机,焦急地用另一只手乱戳屏幕,还要时不时地抬头望向我,确定我没有走远,眼底有依恋,就像小时候我望向她一样,可这回却是她这样望向我了。
我拖着两个笨重的行李箱,背着硕大的灰色书包,像只笨拙的迷途的小乌龟。小乌龟把如何使用支付宝打车,回机场的地铁线路是什么,机票的信息怎么看一一给老乌龟嘱咐明白后,两只乌龟决定就近找家面馆吃顿分别饭。
两双筷子,两碗牛肉面,两个即将各居南北的人。
面条薄薄细细的,偏硬,在汤碗里,我看不到北方面条的粗阔与筋道。面条一根根如此的平滑,就像我们来时的路一般。可是这样的路要将我和家人,和那座落后的东北小城隔开了。
我的学校,浙大城市学院,在上塘街道湖州街。上塘,湖州,真是个富有底蕴的名字,我心想。但是眼下我绝不会喜欢上这里!我赌气一般地小声嘟囔。
思绪漫太古。我强迫我的注意力转移回到眼前的蛋饺上。蛋饺的盘子里零零散散地飘着豆大的油花,是我还没流出的眼泪的形状,但那也许只是我的汗水。我不知道。
(二)
我讨厌自我介绍。
在我看来,自我介绍只能从大体上了解一个人,了解他从哪儿来,有什么兴趣爱好。但是,自我介绍无疑是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可令我难过的是:第一,初来乍到,我需要在不同场合一次次地介绍我自己;第二,我没有兴趣爱好。所以,每次在众人面前,我都要绞尽脑汁地从脑海里搜罗出像样的事情来充当我的兴趣爱好。每当我磕磕绊绊说完一切,如我所料,大家都会脸上挂着“哦——”的表情,并默默给我挂上“不善言辞”、“内向”的标签。
可是,如果只通过三言两语的自我介绍就能了解一个人,那还需要以后的相处吗?
可是,我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呀!那里有花有草,有我所喜欢的一切,还有我所向往的一切。有像树一样高的蘑菇,有像精灵一样的小生物……
可是,哪有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这些呢?
可是……
我带着我的小世界由北漂到南。在上塘街道这样的大世界里,会找到它落脚的地方吗?
想到这里,独自一人坐在图书馆里的我重重叹了口气。窗外夜色渐浓,却看不到半点星星。“同学们,闭馆时间到……”
图书馆闭馆的广播响起,在催促我离开。图书馆,连你也不肯收留我吗?我颓废地把书包甩到肩上,“吱吱”地用脚尖摩擦地砖,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
路过我的学长学姐们大多诧异地望向我。确实,有哪个大一学生竟然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从早七到晚十,从开馆到闭关呢?他们想不通,我也想不通。我只是还保持着高中的作息。正如我刚才所说,我真的想不出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小镇的高中太苦了,教育资源落后的我们必须把时间加倍投入到学业上,才能有机会到镇外,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看看。机械性的学习渐渐地让我忘记了我的喜好,忘记了课外的原本的我的样子。
所以当我完成“高考”这样一个曾在我数十年苦读日子里闪闪发光的目标后,我在我的人生里迷路了。我似乎从未考虑过,考上大学之后的目标是什么?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往哪走?我在我的小世界里迷路了,更在上塘的大世界里迷途了。
所以,那天早饭,学长不经意间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每天都泡图书馆啊,你没有别的兴趣爱好吗?”在这一瞬间,我的眼圈红了,眼底泛酸。
他又对我说,“大学不是高中,你要在该休息的时间好好玩儿,才在该学习的时候活力满满地认真学下去。”我低头不语,默默转动着搁在皮蛋瘦肉粥碗沿的勺子。
外面灰蒙蒙的,飘着细碎的秋雨,连绵不绝。我好像真的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情绪。
但,心底有个声音在呢喃,“记得问问你的心。”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把我从世界的一隅拉出来。
(三)
我决定一个人出去走走。
学校之外,上塘街道,我还没有认真走过。今天,我想用我的双脚丈量一次上塘。
这里的一草一树,一步一景,大体上和北方相差好多好多。
这里的树没有高耸入云端,却树冠与树冠相拥,连绵成绿色的天际。它们是上塘绿色的云!我眨眨眼,俏皮地这样想着,走着,跳着。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夏天已去,徒留小虫在鸣叫,我叫不出名字的南方的花儿草儿蹲在树下,热热热闹闹的,打量着我这个异乡人,巧的是,我也在打量它们。它们赠我以眼底的绿意,我回以思绪的翻涌。
街道是笔直的,铁艺栏杆将道路分为不同功能的几部分,每一段栏杆上都有“杭”艺术字,典雅又活泼。字如其“市”,我想。它既展现了江南古典韵味,又不失杭州现代化大都市的活力。我脚下的地砖是方方的,灰灰的,被时间抹去了棱角,变得平润,却又有颜色的沉淀,那是历史的气息。行人从我的身边骑单车而过,碾过这一地的厚重古朴,留下叮里当啷的砖块挤压声。千年前,建城时,这里的人们是否也在置砖添瓦的过程中,发出如此清脆又充满希望的声音呢?恍惚间,我抬起头,青砖黛瓦骤然映入我的眼帘,原来已经走到上塘古运河景区了。
公元前,秦始皇为军用运粮而兴建古运河,时称陵水道,至今已有2200年。军旗浩浩,战鼓吹天,数千年秦军是否会途经这里,饮一饮这河畔绿水呢?如今只剩下仿造的秦军大船漂在水上,小篆体的“秦”字在赤色军旗上飘着,呼喊着,呜咽着。
我没能听到千百年前行军的声响,身后却传来孩童清甜的笑声,咯咯咯,咯咯咯。是姐姐和弟弟在玩滑板车,身后的妈妈追着他们。古朝与现代光景相交织,伴着下午三点的日光,我就要醉倒在上塘人间烟火气之中了。
我决定去欢喜永宁桥的顶端坐着。清乾隆三十五年而建的半圆形单拱石拱桥,台阶看似平整,实则坑坑洼洼,可摸起来却滑滑的,让人感受到说不出的舒心。时空交错,数百年前是否也会有一个女孩子,像我这般,摸过永宁桥的同一个地方呢?我双手撑着石台,翘着脚,懒懒又放松地倚靠在桥体上。
飞机划过天际,暖风拂过碎发,一起一落,心也随之一起一落,好惬意!桥面有斜坡,可供骑车的行人推车而过。可是,着急送外卖的小哥哪管这些呢,他们上坡时,将车把拧到底,加速前冲,双脚卖力地在地面上蹬着;下坡时就潇洒极了,轻勒刹车,人和车就如箭一般划过去了。好潇洒!我甚至来不及看清,电动车上的挡风棉被图案,到底是不是红色桃心呢?可外卖员已经远去了,只能用或蓝或黄的背影,遥遥回应我。
这里也会发生“交通拥挤”。因为,这样的桥显然是不能够同时让两辆电动车上下坡的。可大家碰面时,都会和和气气地谦让,相互打招呼。
更多的人走过这里,有运动的中年女人,有提着钓鱼桶嘻嘻哈哈的大叔,有提着菜的老奶奶,有裤脚沾泥的工人……这座桥承载了太多太多。上塘河见证了璀璨的运河文化发展,如今仍静静地流淌,生生不息,和上塘街道一起包容一切,容纳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们。
回想自身,我好像也渐渐地融入这里了。
寝室里的四个女生,我们相互关心;大家介绍我加入了我喜欢的学生组织,那里的学长学姐热心的帮助了我很多;我有了我爱的社团,那里的同学性格各异,都很可爱;我尝试了许多以前从不敢做的事情,比如辩论,英语演讲,当众唱歌,做志愿者……
最重要的是我也能长时间的坚持做一件事了。高中的时候,快节奏学习生活导致我很难再静下心来,在该放松的时候好好放松,我变得不再像是一个完整的人。通过书法之美这门课程,我捡起了荒废七年之久的书法。其实我是很喜欢写字的。它能给我一大段放空大脑的时间,允许我胡思乱想,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感受毛笔吻过纸张的温度。原来在墨色之间,我也可以舒适地寻找自己的兴致所在;《亲爱的陌生人》是我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从此,我那颗曾经热爱阅读的心,开始重新跳动了。
还有,还有……还有好多好多事情让我觉得开心和满足。
我想,大概,我已经喜欢上这里,喜欢上上塘了。
(四)
“我们去永宁桥桥上排排坐吧!”
又过去一个月。某个周末的晚上八点三十分,有人提议。
疯了吧?我瞪大了眼睛。但等我回过神来,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深秋,夜朦胧,一盏盏灯发出暖色的光,光影在跳动,照亮每一条街。街上有匆匆赶路归家的人。秋的艺术家在为路旁的每一棵树着色。北方的秋是位粉刷匠,他用硕大的刷子沾满黄的、红的、棕的颜料,一次性简单粗暴地涂满整棵大树。而这里的秋是位心细优雅的艺术家,她只精心挑选她所中意的叶子,秋风化手,抚起着好色的每一片叶子,优哉优哉,又把剩余的颜料一并挥洒在树下,于是,落叶出现了。
跟在同学们的身后的我,脚步轻盈,亦优哉优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身边多了这样一群人。大家一起疯、一起闹,但在一起完成任务时,每个人又格外的认真。他们接纳我,我也因为他们学会了接纳我自己。我开始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我会顺着我的心去做我想做的每一件事;我缺少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我正在努力学习;现在的我可以大胆地去讲台上即兴发言,阐述我的观点,这是以前的我从不敢做的;辩论场上,尽管我依旧还紧张地拽衣角,但我知道,此刻的我眼里闪着光,自信且坚定。我是组宣委员,寝室长,小组组长,队长…… 原来我的领导能力其实可以这么强;而当我顿悟了该如何平衡我的生活时,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在学业上拿到理想的分数。
上塘河依旧在我脚下流淌,和千年京杭大运河交汇融通。桥还在,景还在,但我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
夜更浓了。零碎的星出现了。
我们没有回去。
我想象着从前河上之景。对岸是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建筑,看不见的远方,青山如黛。秦河水婉转流去,涓涓潺潺。在浣衣轻捣的清脆声响中,有船驶过,渔火倾晃,倒影在水中浮动,船身掀起的微浪悄悄打碎这光影,斑斑斓斓。
我只觉无数的灯与星的影子落在我眼中,闪闪的,亮晶晶的,发着光的,仿佛上塘无数的美好都浅浅藏在我的眼中,夜色倾心,思绪翻涌又缠绵。我就要醉倒在这番夜色里了。
我想,我已经发自内心地爱上上塘了。可此时此刻,不知为何,我又想哭了。
如今的上塘,传统江南风貌建筑与现代绚丽灯光夜景相融共生,上塘河连接更多的水系,容纳百川之水,又吞吐而去,流水不断。上塘在以自己的方式包容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给予我成长的地方,我无以为报,只能回馈我无尽的想象,还有我那喋喋不休的思想的碎语,散落在纸上。
晨练的爷爷奶奶们出来了。他们在我们的对面放着广播,跟着音乐做运动,他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街边不起眼的烧饼店,一对夫妻正在忙碌。老板娘将热乎的梅菜扣肉烧饼递给我,转身用围裙揩揩沾满白面的手。
不知东方之既白。
(五)
嘿,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塘吗?
我想要大声又骄傲地说:
我见过。
就在那一夜,在我眼底,在每一个上塘人的心里……